今年1月东盟10国发起,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成员共同制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标志着世界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发展潜力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预计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长/市场规模将达到2340亿美元。对于主打饰品类低客单价产品的跨境卖家来说,现在可能正是黄金入场时期。
“流行”和追求低廉价格是女性消费者永远不会落下帷幕的话题。东南亚也一样。打开购物网站或进入购物中心的时尚基础饰品以重量轻、客单价低、回购率高等优点受到女性消费者的狂热追捧。
东南亚消费者更加重视性价比,所以很多顾客在启航时会选择低价单价产品,时尚饰品的价格区间通常为5-20美元,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女性为太阳镜、手表、手镯、项链等饰品付费。
纵观整个东南亚市长/市场,各种低客单价产品的比重接近50%,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产品,眼镜类产品如何利用巨大的机会?
01近视人群众多,功能性眼镜需求大
数据显示,东南亚的眼镜行业正处于增长期。眼镜市场预计从2021年到2025年将以7.9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1年东南亚眼镜市场的收入为29.6亿美元,其中最令人高兴的是新加坡。
据估计,到2020年,东南亚有9500万人患有视力障碍,600人失明(vleg/gbd提供了数据)。特别是新加坡的近视率是世界上最高的。新加坡经常被称为“世界近视之都”,预计到2050年,18岁以上的新加坡成年人中有80%至90%会近视。
因此,在新加坡就近视和及时治疗达成了协议。此外,新加坡政府为应对视力障碍增加所做的努力值得称赞。新加坡健康促进委员会从2001年开始实施每年在学前、小学和中学进行视力检查的国家近视预防计划。
同样,在研究方面,新加坡也做了很多努力。新加坡眼科研究所(seri)从1996年开始研究近视方面,为了减缓6岁以上儿童的近视,成功地制定了使用低剂量阿托品眼液的方案。
2018年,siri和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的近视中心与强生视力公司合作,更好地了解近视的原因,制定了预防和治疗方式。这一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02线上试戴功能是提升销售的新机会
调查显示,普通新加坡人有2-3副眼镜。据调查,一个用于日常用途,另一个偶尔使用,第三个在办公室使用。
作为国土不是很大的国家,新加坡大部分眼镜店也在居民区1公里以内。这种对实体眼镜店的短距离意味着大部分新加坡人喜欢步行到最近的商店买他们选择的眼镜。
但是******来临时,对购买新加坡线下眼镜的偏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眼镜店可以作为基本服务运营,但大多数人避开实体店,在网上购买下一副眼镜。感染病毒的恐惧和社交距离措施使人们不能冒险外出和在实体店购物。
受******影响,眼镜的供应链也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是像印度最大的眼镜零售商林斯卡特(新加坡三大眼镜商之一)这样的眼镜商迅速调整。推出独家虚拟应收款工具,供客户在家多次使用。一经推出,立即在顾客中引起轰动。
03配饰类眼镜,市场广阔
除了功能性眼镜外,墨镜等配饰眼镜也在东南亚市场逐渐扩大。
lazada平台数据显示,眼镜这一类别上升势头良好,2021年gmv比2020年上涨了5倍。据不完全统计,这个类别的总利润可以上升到30%。
对于用户偏好,新加坡市长/市场偏好:商务、精致马来西亚偏好:有趣、韩国风格;越南市场喜欢:时尚、简单;菲律宾市场更喜欢奢侈、大众等。